关于古代刻书业的编辑工作,说法正确的有( )。
- A.最初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校勘
- B.小规模刻书主要由专人从事校勘工作
- C.私刻的主体往往是学者,有能力从事编辑之事
- D.“清代校勘第一人”是顾广圻
- E.最早的有关编辑出版业务工作条例是《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编辑工作始于何时,学术界对此尚有不同意见,但对于“最初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校勘”这个观点,基本上已形成共识。故A项正确。小规模刻书,校勘多是兼职,无需专人。故B项错误。古代刻书业的特点,是从事古籍编纂、编辑、编选之类的工作,以官刻、私刻者为多。私刻的业主往往是学者,有能力从事编纂、编辑、编选之事。故C项正确。顾广圻,自己并无巨著传世,一生为他人校书,人称“清代校勘第一人”。故D项正确。自朱以来出版界流传一本书,题名《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编辑出版业务工作的条例。故E项正确。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 B.出版人力资源
-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 查看答案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
- A.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偿允许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 B.出版社出版任何作品都应征得其著作权人的许可
- C.著作权许可使用可分为专有许可使用与非专有许可使用
- D.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有地域上的限制
- E.电影制片者如要将已出版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应征得该小说著作权人的许可
- 查看答案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
- A.90日
- B.180日
- C.1年
- D.2年
- 查看答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
- A.报社
- B.图书馆
- C.期刊社
- D.期刊编辑部
- 查看答案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