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甲出版社总编辑陈亮编审收到《全国高校学报概览》书稿,认为选题符合市场需求,就把书稿交给某编辑室主任刘欣副编审。刘欣浏览书稿后,认为书稿可以出版,于是提交了选题申报材料。陈亮收到选题申报材料后,立即签字同意选题列入本年度出版计划。甲出版社办理了补报选题计划的手续,由刘欣代表甲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刘欣安排编辑部助理编辑王波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王波完成书稿编辑加工后,刘欣审核了其中的改动,以“责任编辑”的名义签署“可以发稿”的初审意见,同时以“编辑室主任”的名义签署“同意发稿”的复审意见。陈亮接到书稿后,检查书稿,没有发现政治性、思想性方面的问题,随即签署“同意发稿,请尽快安排出版”的终审意见。办妥发稿手续后,刘欣请某设计公司完成书稿的整体设计,并将书稿连同整体设计方案的电子文件一起交总编办转出版部门安排排版。初校样打出后,刘欣又安排王波承担初校工作。二校样打出后,甲出版社安排两名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校对人员依次完成了二校和三校,其中的一名校对还作为责任校对对校样进行了技术整理。改样后打印付印清样,由责任校对核红,因不再有需修改之处,于是办理了付印手续。印刷厂完成印刷,并送来样书。甲出版社有关人员检查后未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同意成批装订。2020年10月,甲出版社开始发行《全国高校学报概览》。
2021年3月,省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组织图书编校质量检查,在该书所抽查的10万字中,确定知识性差错2处、语法性差错3处、错别字8处、标点符号差错10处,并据此对该书编校质量作出评判。
问题一:甲出版社在出版《全国高校学报概览》一书过程中所违反的下列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有( )。A.选题论证制度B.重大选题备案制度C.责任编辑制度D.责任设计编辑制度E.图书成批装订前样书检查制度F.专项检查制度 ?问题二:本案例中哪些行为违反了问题一所列某项或某几项制度?
问题三:本书出版过程中,哪些行为违反了三审责任制度要求?
问题四:本书出版过程中,哪些行为违反了校对工作制度?问题五:本书的编校差错率为多少?图书编校质量是否合格?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问题一:ACD问题二:A违反了选题集体论证制度: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论证方法。召开选题论证会议,论证时,人人平等,各抒己见,重科学分析,有理有据,力争取得一致意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由社长或总编辑决定。题目没有进行集体论证,直接由总编辑决定。C坚持责任编辑制度。图书的责任编辑由出版社指定,一般由初审者担任。除负责初审工作外,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负责对编辑、设计、排版、校对、印刷等出版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为保证图书质量,也可根据稿件情况,适当增加责任编辑人数。D设计也需要三审制;坚持责任设计编辑制度和设计方案三级审核制度。图书的整体设计,包括图书外部装帧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设计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图书的整体设计质量,是提高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相应专业职称的编辑为责任设计编辑,主要负责提出图书的整体设计方案、具体设计或对委托他人设计的方案和设计的成品质量进行把关。图书的整体设计也要严格执行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或副总编辑)三级审核制度。问题三:1初审复审为同一个人;2复审没有通读全稿。(一)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一般为责任编辑),在审读全部稿件的基础上,主要负责从专业的角度对稿件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进行审查,把好政治关、知识关、文字关。要写出初审报告,并对稿件提出取舍意见和修改建议。(二)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复审应审读全部稿件,并对稿件质量及初审报告提出复审意见,作出总的评价,并解决初审中提出的问题。3三审制的意见是能否采用,不是发稿4.审稿和编辑加工不能同时进行。问题四:初级职称不能担任责任校对;编辑加工和校对不能由同一个人完成;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专业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出版社应配备足够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负责专业校对工作。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工作,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并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低于三个校次,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应相应增加校次。终校必须由本社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聘请的社外校对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校对经验。对采用现代排版技术的图书,还要通读付印软片或软片样。问题五:2*2+3*2+8+10*0.1=19万分之一点九。不合格。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 B.出版人力资源
-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 查看答案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
- A.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有偿允许出版社出版其作品
- B.出版社出版任何作品都应征得其著作权人的许可
- C.著作权许可使用可分为专有许可使用与非专有许可使用
- D.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有地域上的限制
- E.电影制片者如要将已出版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应征得该小说著作权人的许可
- 查看答案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
- A.90日
- B.180日
- C.1年
- D.2年
- 查看答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
- A.报社
- B.图书馆
- C.期刊社
- D.期刊编辑部
- 查看答案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