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根本上是中国人寻求变革的的一种方式,思想。 它在洋务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的、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它以“体用”、“本末”的关系,努力论证着中西文化可以相容、可以互补,努力论证着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因此,可以说,“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是起着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实事也证明,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起了积极作用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内在的矛盾,无法构成一种严整的新兴的文化观念体系。而这也恰恰表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创造一种既符合时代进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化观念的时代命题,已经提上了中国近代发展的日程。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
- A.法制教育
- B.理想信念
- C.社会舆论
- D.文化素质
- 查看答案
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
- A.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 B.在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东西
- C.人们的要求和期望最集中、最直观的表达
- D.违背客观规律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现象
- 查看答案
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
- A.坐享其成的过程
- B.信手拈来的过程
- C.纵情享乐的过程
- D.艰苦奋斗的过程
- 查看答案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
-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 D.爱自己的国家
- 查看答案
与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关于骨架-空隙结构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大
- B.黏聚力大,内摩擦角小
- C.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大
- D.黏聚力小,内摩擦角小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