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关于《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

  • A.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
  • 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
  • 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人身自由【详解】宪法中的人身自由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狭义的人身自由主要指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侵犯,广义的人身自由则还包括与狭义的人身自由相联系的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与公民个人生活相关的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其中人格尊严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以,A选项正确。在宪法学理论上,生命权是重要的公民人身自由的范畴,但是需要注意的,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生命权,仅是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进行了规定。因此,生命权确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但并不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B项表述错误。在狭义的人身自由的概念中,又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3)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所以,C项的表述是正确的。广义上的人身自由包括了住宅权,住宅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所以,D项正确。【陷阱】本题的重点是对于“宪法学”和《宪法》区别的把握,有些权利是宪法学中的重要概念,比如生命权、环境权、迁徙自由等,但是在现行《宪法》文本中并没有规定这些权利。所以命题陷阱就设置在这里,具有较强的迷惑性,这要求考生对于宪法知识和条文的准确把握。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养老命题已经横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之中,不容轻视。去哪里养老?让谁养老?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相比,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不乐观。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能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养老,还依然托付于忙碌着生计的子女,甚至依靠尚有劳动力的老伴、老友。虽然社会保障网渐织渐密,不少地方也出台诸多政策,借助民间力量,鼓励家庭养老,但这还远远不够。养老服务这个“朝阳产业”,何时能解“夕阳焦虑”?近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养老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来指导养老服务领域的发展。2015年11月初,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社会对于“人口老龄化”“养老”等问题的讨论再次转热。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更应重视“边富边老”这一社会问题,责无旁贷地以主导者身份,在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市场,努力构建良性的政社关系,确保社会、经济同步发展,满足日益扩大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社会化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不属于政府在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政策、监管方面的问题的是:( )

  • A.在征集养老服务商时缺乏相应的政策宣传力度、公开征集手段、补贴政策透明性,一定程度造成企业的非平等竞争
  • B.准入退出标准和监管的滞后性,导致认定的服务商良莠不齐,调整变动频繁
  • C.养老服务商的服务能力与老年人对服务的预期之间的差距
  • D.为加大惠民力度,一定程度存在行政职权介入、成本转嫁给企业等现象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养老命题已经横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之中,不容轻视。去哪里养老?让谁养老?与庞大的老年群体相比,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不乐观。据调查,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能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养老,还依然托付于忙碌着生计的子女,甚至依靠尚有劳动力的老伴、老友。虽然社会保障网渐织渐密,不少地方也出台诸多政策,借助民间力量,鼓励家庭养老,但这还远远不够。养老服务这个“朝阳产业”,何时能解“夕阳焦虑”?近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养老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来指导养老服务领域的发展。2015年11月初,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社会对于“人口老龄化”“养老”等问题的讨论再次转热。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更应重视“边富边老”这一社会问题,责无旁贷地以主导者身份,在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市场,努力构建良性的政社关系,确保社会、经济同步发展,满足日益扩大的养老需求。国家全面放开二孩生育这一公共政策,属于:( )

  • A.总政策
  • B.具体政策
  • C.基本政策
  • D.政治政策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5年8月9日,甲市运输管理处的执法人员在甲市天长西路路面稽查时发现,B市赵军驾驶小型货车,前往乙地运货,车上载有60箱雪碧。执法人员俞某、王某将其拦下,并告知其身份、出示执法证件。经现场检查,赵军当场无法出示道路运输驾驶员货物从业资格证件。执法人员当场作出了扣押其运输车辆的决定,当事人赵军强烈反抗,阻止执法人员扣留其车辆的行为,致使一名执法人员轻微伤。8月10日,该运输管理处依据《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第48条第1款的规定,作出了给予赵军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行政处罚。甲市运输管理处扣押赵军车辆的行为属于:( )

  • A.行政强制措施
  • B.行政强制执行
  • C.行政处罚措施
  • D.行政保管措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5年1月15日,兰某与黄某二人到金水桥游览。二人手里拿着矿泉水来到金水桥,兰某突然不知被什么东西绊倒,矿泉水随之脱落。黄某见状上前去捡那瓶矿泉水,不小心又被兰某绊倒。此时,两名特警就将黄某、兰某二人扶拉起来,接着民警就将二人带上警车,拉到天安门地区分局,后二人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天安门地区分局对二人作出了治安管理处罚后,兰某表示不服,认为天安门地区分局做出的行政拘留处罚认定事实胡编乱造,且自己跌倒的行为构不成现场混乱,不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并且认为天安门地区分局的行为是非法拘禁,侵犯了自己的人身权。兰某认为天安门地区分局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对其人身权造成了侵害。下列关于非法拘禁说法正确的是:( )

  • A.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
  • B.对于认定非法拘禁罪的方法方式有着明确的限制,即非法拘禁的方式必须是强制性的
  • C.非法拘禁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构成非法拘禁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拘禁他人的,不构成本罪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4年6月某日,出租车司机万某将自己的出租车停靠在公交车站招揽生意。期间,有多辆公交车经停该车站,万某均不让道。公交车只好靠前或靠后停车,让在车站等候的乘客上车。某路公交车准备进站,司机李某见公交车站的停车位被万某占用,只好减速,准备将车停于出租车的后面。站牌下候车的乘客见到公交车进站,一拥而上,奔向该公交车。李某见状,将车向前驱动,打算将车停在出租车的左前侧。已经跑出一段距离的乘客见状,又向回跑。乘客于某由于上车心切,没有注意安全,在追车的过程中,被旁边的乘客挤倒,摔倒在公交车右侧后车轮下,被碾轧致死。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 )

  • A.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B.先协商处理再撤离现场
  • C.先打电话报警,由警察进行处理
  • D.先打电话给保险公司,报告修车事宜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