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30题,共30分)

1.

我国的生育政策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过渡到“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最后又提出“二胎”政策。这一政策所蕴含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基础、前提和准备

2.

思想品德课程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逻辑线索组织了( )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①心理健康②伦理道德

③生活常识④法律国情教育

3.

“对公有企业和非公企业应该一视同仁”,李克强总理的这一句话要求我们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对我国现阶段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正确认识是( )。

①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非公有制经济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④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青春期生理变化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表现为( )。

5.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站的建成,为我国科学家开展长期持续的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空间。这说明( )。

6.

我国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扩大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一外交理念表明( )。

7.

最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8.

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平台与某投资基金联手推出新业务——余额宝,余额宝用户可将暂时闲置的资金放入其中。以每日结算的方式获得较高的收益,账户中的钱随时可以用于消费和转账,这一业务推出后,人们最有可能把资金转到余额宝的是( )。

9.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

10.

2013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大自然向我们亮起了红灯,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我们应该( )。

①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②尊重自然,与其和谐相处

③将保护环境作为中心工作

④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1.

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12.

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

李某贪图高利贷利息,出借高利贷给人做赌资,在索债不得的情况下,将借贷人刘某强行带至家中,限制其自由达两天,李某的行为构成( )。

14.

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作出能动反映,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15.

图书《舌尖上的中国》荣膺2013年度“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的称号。该书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美食的敬意和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16.

我国新一届领导人在2013年的一系列出国访问,扭转了中国前段时间在某些地区的相对被动.特别是扭转了在亚太地区的一些劣势,变被动为主动影响、主动引领。这说明( )。

17.

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 )。

18.

古人云:“道德不倡,天下不宁”。这说明( )。

①道德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③重视道德的作用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道德是以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19.

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害,买了一只猫。猫捉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怒。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没有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怒。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20.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异创造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走进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

21.

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

22.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演出的深圳原创交响乐《人文颂》,选择西方艺术的交响乐形式,演绎代表东方智慧的儒家文明,让世界听懂了中国故事,该演出的成功说明( )。

23.

2014年2月I2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具有稳定性

③从根本上符合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民族振兴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

24.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

25.

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献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建议都被采纳。该市市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是( )。

26.

李某有一栋可以遥望湖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要新建,不能再遥望湖景时,就把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以眺望湖景的房屋的人,李某的行为违背了民法的( )。

27.

2014年6月29日,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会见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秘书长时表示,国家宗教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佛教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这表明( )。

28.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为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需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人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有利于( )。

①承袭乡土文化,保持民风民俗原汁原味

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历史文脉

③发挥文化作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④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9.

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创造经济的最大增长空间,拉动农牧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要求,避免“农村病”和“城市病”,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 )。

①我国有效扩大内需的根本方略

②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③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

30.

“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

问答题 (一共5题,共5分)

31.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选择之一.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写入全会决定。政府抓紧制定和完善深化电影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对电影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服务。加强电影业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党和政府是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促使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跨越的

32.

材料:某教师在讲到《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地体会到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举办了一场传统诗歌朗诵会,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问题:(1)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谈谈传统文化对现代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2)针对上述材料中老师的做法,谈谈我们应如何创造思想品德课的实践资源

33.

《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教学中,在讲到“生命是有价值的: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请全体学生朗读毕淑敏《我很重要》节选:“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的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着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请学生谈谈自己来到世界上.给哪些人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问题:请用思想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评析该课堂实录中教学活动的合理性。

34.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的潜能》教学案例片段。

第一模块:我感受

《千手观音》是由残疾人作为“特殊艺术”主体而创作的,它体现了艺术美和人性美,观音的至真至善至关与“慈与爱,美与善”的深刻主题,更体现了作为残疾人艺术家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模块:我体验

一个农民看到儿子开的那辆轻型卡车突然间翻到了水沟里,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当他看到沟里有水,儿子被压在车下面,只有头露出水面。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双手伸到车下,把车抬了起来,另一位跑来救护的工人帮他把失去知觉的儿子从下面拽了出来。当地医生很快赶来了,经检查,这位农民的儿子只划破了一点皮,没有其他损伤。此时,这个农民觉得奇怪了,刚才抬车时根本没想到自己是否能抬得动,由于好奇,他又去试了一下,这次却根本抬不动那辆车了。

第三模块:我展示

老师在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上述《认识自己的潜能》教学案例片段,请你评析此教学案例的合理性。

35.

《珍惜学习机会》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的第二目。内容如下:

(1)维护受教育权利

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2)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青少年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的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基于上述内容,请你设计本课的教学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