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这叫作( )

2.

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

3.

“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4.

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5.

陈老师在给学生讲鱼类动物时,拿鲸鱼举例,解释说鲸鱼是用肺呼吸的,而鱼类的本质特征是用鳃呼吸,所以鲸鱼不属于鱼类,防止学生把“生活在水里”“外形与鱼一样”当作鱼类的本质特征。陈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6.

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体现了德育的()

7.

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人的声音突然停止了,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

8.

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9.

下列关于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10.

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是()

11.

下列属于小学阶段课程特点的是()

①普及性

②义务性

③免费性

④基础性

⑤全民性

⑥发展性

12.

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13.

在讲“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个概念时,列举会飞的蝙蝠、蝴蝶来突出“有羽毛”这个本质特征。这是利用了()

14.

教材的主体是()

15.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16.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17.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这说明了()对人的影响。

18.

《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都是指()

19.

要想了解家长对小学生参加劳动所持的态度,最适宜的研究方法是()

20.

教师在讲授贺知章的《咏柳》时,挑选了三首乐曲.让同学们根据语境选择一首。这种教学方法是()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21.

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22.

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3.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24.

材料:我在读《在南极的日子》这篇课文前,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把作者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出来。”

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今天,纪念碑揭幕,智利、苏联、乌拉圭和民主德国的考察队的队员和孩子们都来了’这一句中有几个国家,我就没有听清楚。”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觉得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问题:请根据文中教师的课堂表现,谈谈你对课堂评价方式的理解。

25.

材料:著名作家三毛上学时数学成绩不好。有一次,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测验的题都选自课后练习题,于是她就在测验前狠下一番工夫背这些题,结果一连考了6个100分。数学老师感到很奇怪,就决定在自修课上临时考她,结果三毛考得一塌糊涂。愤怒的老师马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在全班学生的哄笑声中,老师拿来毛笔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三毛在回忆中说:“我情愿老师打我一顿,但他给我的却是自己一生都没有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三天后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上学,我走到走廊上,见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并且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学,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觉。”

问题:请运用德育的原则对该老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么做

26.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押题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10

(1)请分析教学内容。

(2)为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为A Listen and number部分设计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