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在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时,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 )附近。

2.

某市政工程网络计划图如下(单位为月),该工程的总工期是( )。

3.

将现状沥青路面耙松,添加再生剂并重新拌合后,直接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为( )。

4.

测量工作中,现测记录的原始数据有误,一般采取( )方法修正。

5.

重力式挡土墙中设置凸榫的目的是( )。

6.

有关钻孔扩底施工的说法,存在错误的是( )。

7.

电熔连接、热熔连接应选择在环境温度( )时进行。

8.

以下关于城镇道路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9.

竖井应设置安全护栏,其护栏高度不应小于( )m。

10.

雨水湿地中主塘储存容积一般根据所在区域相关规划提出的( )确定

11.

在城镇道路施工过程中,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最关键的因素是( )。

12.

关于各种围堰特点、适用及施工描述正确的是( )。

13.

给水排水管道进行功能性试验时,关于试验段的划分以下做法存在错误的是( )。

14.

箱涵顶进启动时,当顶力达到(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15.

热力蒸汽管道和设备上的( )应有通向室外的排汽管,排放管应固定牢固。

16.

隧道的马头门开启应按顺序进行,若存在标高不一致时,宜遵循( )的原则。

17.

冬期进行水压试验时,依据要求管身应填土至管顶以上( )mm。

18.

桥梁出现一般性损坏,需要修复恢复到设计标准时,通常会采取的养护工程是( )

19.

植被缓冲带前应设置碎石消能,宽度一般不宜小于( )m。

20.

特种设备由( )负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多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21.

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目的是()。

22.

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一部分时,可选择的接头形式有( )。

23.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 )应符合要求。

24.

依据有关要求,燃气管道可以穿越( ),但应采取套管保护。

25.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在( )处设置胀缝。

26.

桥梁的基本组成通常包括( )。

27.

超前小导管加固地层时,注浆材料可采用( )。

28.

以下有关供热管网清洗的说法,符合要求的是( )。

29.

沥青路面可以采用的旧路罩面工艺包括( )。

30.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事故为( ).

问答题 (一共4题,共4分)

31.

A公司承建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其中新建一座单跨简支桥梁,节点工期为90d。

项目部编制了网络进度计划如图所示。公司技术负责人在审核中发现该施工进度计划不能满足节点工期要求,工序安排不合理,要求在每项工作作业时间不变,桥台钢模板仍为一套的前提下对网络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桥梁工程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对整个桥梁工程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桥台施工完成后在台身上发现较多裂缝,裂缝宽度为0.1~0.4mm,深度为3~5mm,经检测鉴定这些裂缝危害性较小,仅影响外观质量,项目部按程序对裂缝进行了处理。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模拟试卷2

问题:

1、绘制优化后的该桥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给出关键线路和节点工期。

2、针对桥梁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不妥之处,给出正确做法。

3、按裂缝深度分类,背景资料中裂缝属哪种类型?试分析裂缝形成的可能原因。

4、给出背景资料中裂缝的处理方法。

32.

某公司承建一项城市次干路的改扩建工程,长1.3km,设计宽度40m,上下行双幅路;现况路面铣刨后加铺表面层形成上行机动车道,新建下行机动车道面层为三层热拌沥青混合料。工程内容还包括在下行车道下面新建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工程。合同要求4月1日开工,当年完工。

工程位于城市繁华老城区,现况路宽12.5m,人机混行,经常拥堵;两侧密布的企事业单位和民居多处位于道路红线内;地下老旧雨水、污水、给水、供热、燃气管线多,待改接至新建下行机动车道内。在现场调查基础上,项目部分析了工程施工特点及存在的风险,对项目施工进行了综合部署。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交通组织措施,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为保证沥青表面层的外观质量,项目部决定分幅、分段施工沥青底面层和中面层后放行交通,整幅摊铺施工表面层。施工过程中,由于拆迁进度滞后,致使表面层施工时间推迟到当年12月中旬。项目部对中面层进行了简单清理后摊铺表面层。

问题:

1.本工程施工总体部署时应考虑哪些工程特点?

2.简述本工程交通组织措施的整体思路。

3.道路表面层施工做法有哪些质量隐患?针对隐患应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33.

某公司中标承建一项城市排水管道工程,雨水主管全长 2.4km,管径 900mm,包含 12 个井段,管道 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接口,开槽法施工,管道与检查井剖面图如图 3-1 所示;雨水支管部分管段位 于新建道路基层内。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模拟试卷2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项目部明确了本工程的以下主要施工工序:①检查井砌筑、②管道安装、③沟槽开挖、④管道填土夯实、⑤管道基础、⑥测量放线、⑦功能性试验、⑧验槽;并且确定了管道安装的方向。

事件二:沟槽开挖完成后,项目部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基底验槽。验槽过程中发现槽底局部受水浸泡,且存在超挖现象,超挖深度在 80mm 以内。

事件三:管道安装完成后,项目部抽取试验井段进行了功能性试验,试验过程中确定了“试验水头”和“观测时间”,试验合格后及时进行了沟槽回填。

【问题】

1.本工程管道按受力变形和接口形式分别属于何种管道?分别写出图 3-1 和图 3-2 中构造物 A、B、C的名称,并说明构造物 C 的安装时间。

2.处于道路基层内的雨水支管应做何种处理?并写出处理后施工上部基层的条件。

3.事件一中,写出本工程施工流程(用序号①~⑧及“→”表示);写出管道安装的方向(用“东”、“西”、“→”表示),并说明理由。

4.事件二中,基底验槽还需哪些单位参加?写出验槽项目以及沟槽超挖的处理措施。

5.事件三中,(1)写出功能性试验的名称;(2)项目部应抽取多少个井段进行试验?写出本工程管道功能性试验管段的抽取原则;(3)“试验水头”的确定须考虑哪些因素?写出“观测时间”的要求;(4)写出本工程沟槽回填质量检查验收的主控项目。

34.

某管道全长约 11km,其中 K0+100~K1+100 段给水主干管管径为 DN1200mm,管道敷设采用明挖管坑施工。管道最大埋深深度为 4.83m,最小埋深深度为 1.89m。沿线存在大量的通信光缆、电力管线及市政管道等。

事件一:开挖用挖掘机一次性挖到设计标高,验槽时发现该沟槽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深度达到 60mm。

事件二:管坑支护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根据管坑开挖深度及土质采用下图所示的支护结构:

二建市政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市政实务》模拟试卷2

图 沟槽支护结构图

事件三:在沟槽开挖过程中,由于疏忽,导致基坑支护结构出现较大变形,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后进行施工。

事件四:沟槽回填前,应将砖、石、木块等杂物清除干净。管道两侧回填时从一侧向另一侧填土,回填时,应在气温最高时进行。

【问题】

1.分析事件一中超挖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2.根据沟槽支护结构图,写出构件 A、B、C 的名称及安拆顺序。(用字母及→表示)

3.写出验槽的参与方。

4.对于事件三中,支护结构较大变形,施工单位可采取那些措施?

5.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