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 )。

2.

有意记忆开始占主导地位是从小学( )开始的。

3.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

4.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5.

路老师非常重视教室的布置,在教室里设计了图书角、黑板报、光荣榜、植物区等,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属于( )。

6.

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 )。

7.

下列哪个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 )

8.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吴老师的做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好评。他总是在拟定新规定的时候让全班同学参与投票.只有多数人同意以后才会去执行。吴老师的管理模式属于( )。

9.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 )

10.

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 )。

11.

7岁的男孩小石认为空气没有重量,但经过科学演示后他知道自己错了。他现在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从迁移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解的变化属于( )

12.

有的学生在初学英语单词时,常常在单词旁边标注汉字,如把“best”标注成“百斯特”来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属于( )

13.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提出者是( )

1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15.

涂尔干说过:“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青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 )

16.

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 )

17.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 )。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19.

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这属于( )。

20.

听到隔壁班班主任高跟鞋的声音,以为是自己班的班主任回来了,全班同学顷刻间鸦雀无声。体现了刺激的( )。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21.

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22.

简述听课的注意事项。

23.

张晓明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个理解能力特别强、善解人意的学生。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学校里吃“小饭桌”,自己很会照顾自己。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收拾好作业本,将交作业的情况很细致地汇报给科任老师。但他常常捉弄同学,拿走他人的文具盒、乘车卡等物品。他属于那种在师长面前和背后表现出完全两面性的学生。

问题:请你帮张晓明的班主任分析并出主意,怎样将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20分)

24.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下面要求作答。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

室。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来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分通关卷8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10分)

2.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难点。(10分)

3.试为本课设计三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25.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26.

李老师在教《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 ”李老师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

(1)对李老师本次家庭作业的设计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谈谈布置家庭作业的相关要求。(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