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20题,共20分)

1.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

2.

教育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

3.

(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5.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

6.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7.

刘老师在导人《三国演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先给同学出一个谜语:“凿壁借光,打一人名。”再由谜底“孔明”引入三国历史的学习。刘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是( )

8.

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 )

9.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10.

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学制类型为( )

11.

( )是在一堂课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时间内,师生共同对课堂中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12.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

13.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14.

(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15.

( )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16.

“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 )冲突。

17.

吹、拉、弹、唱所属的技能类型是( )

18.

( )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9.

( )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20.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21.

简述预防小学生学习疲劳的方法。

22.

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23.

简述班集体形成的阶段与培养的方法。

24.

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

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试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25.

小琪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数学课上,她反应很快,喜欢尝试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提问时,她总是抢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错。

(1)小琪属于何种认知风格

(2)基于小琪的认知风格,你认为应如何选择适合她的教育方法

26.

请阅读下面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设计一节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主要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并注明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最后附上板书设计。教学时间:45分钟。(中英文皆可)

教学内容:

Dear Liu Qiang,

How are you now Well,I hope you're enjoying my school in New York. I like your school in Beijing, but I'm not feeling very well at the moment. I am tired and have a lot of headaches. And I'm stressed out because my Putonghua is not implying. I really need some conversation practice! I think I have a cold,too. Oh,dear!

Yours,

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