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0题,共10分)

1.

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2.

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了( )。

3.

下列关于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错误的是( )。

4.

能正确辨认熟悉的音乐作品的情绪、性质,感知作品中细节部分,区别不同类型的作品。这是( )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发展的特点。

5.

3岁的幼儿在进行分类活动时,会把人、马分为一类,原因是他们认为人和马都有头、有脚。这表明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 )的特征。

6.

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 )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7.

教师在向儿童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儿童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8.

某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

9.

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

10.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问答题 (一共6题,共6分)

11.

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12.

师幼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1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1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米向老师抱怨说,连一把剪刀都没有了。老师听了很奇怪,只有两个人在剪东西,还应该有三把剪刀。他检查了小柜子,注意到小华的柜子里有一些碎纸片。想到可能是小华收东西时无意中放到自己的小柜子里的,老师把它们拿了出来。当他移开碎纸片后,发现剪刀就在那里。

问题: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详述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1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倩3岁,她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外婆送给她的小黄鸭。但是有一次她不小心将小黄鸭打碎了,小倩伤心地哭了。这时,妈妈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她就立马就笑了。又有一次,她看到班上的小红同学摔跤得很痛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问题: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趋势的原理,对上述案例加以分析。

16.

围绕认识不同颜色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