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一共100题,共100分)

1.

女性,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直径约3cm,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2.

女性,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直径约3cm,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3.

女性,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直径约3cm,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4.

女性,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直径约3cm,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5.

女性,45岁,偶然发现左乳房肿块,直径约3cm,质较硬、无压痛,与皮肤有少许粘连。左侧腋下可扪及1cm大小肿大的淋巴结。

6.

表示血容量、心输出量及血管张力的综合状况指标是

7.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施行非手术疗法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

8.

男性,45岁,3天前车祸伤及头部,头痛、呕吐逐渐加重。用力咳嗽后突然不省人事,查体见患者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右侧肢体瘫痪,呼吸血压不稳。应立即采取的急救措施为

9.

男性,晚期肺癌患者,出现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其原因是癌肿致

10.

男性,42岁,因胃溃疡穿孔出现急性腹膜炎,经手术治疗后为预防其并发膈下脓肿,最有效的措施是

11.

开放性气胸患者伤口局部敷料包扎最主要的目的是

12.

阿米巴肝脓肿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13.

提示急性腹膜炎病情恶化的是

14.

胆石症的患者出现胆绞痛时禁用

15.

肋骨骨折患者的特有表现是

16.

晚期肺癌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的原因是癌肿造成

17.

慢性脓胸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18.

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做阑尾切除的最佳时间是

19.

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20.

直肠癌根治术能否保留肛门取决于

21.

下列表明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的是

22.

开放性腹部损伤伴部分肠管脱出时,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是

23.

女性,因外伤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用肝素后出现大出血,此时应使用的药物是

24.

男性,40岁,因车祸发生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准备手术。在等待配血期间,静脉输液宜首选

25.

男性,60岁,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虽经内科正规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近年来上腹痛发作频繁,疼痛规律消失。目前最合理的治疗方法是

26.

肾结核晚期合并膀胱挛缩时可出现

2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为

28.

出现爪形手常见的原因是骨折造成

29.

下列对脊柱骨折患者急救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30.

股骨干骨折行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的患儿应在

31.

符合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特点的是

32.

骨结核患儿夜啼的原因是

33.

以下最可能出现间歇性反复发作的腹痛、发热、黄疸的是

34.

女性,53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半年,有典型坐骨神经痛,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足跖屈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其椎间盘突出可能在

35.

男性,30岁,司机,既往体健,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休息时症状减轻,劳累时加重。3天前腰部扭伤后疼痛加剧并向左下肢放射。查体:腰部外观正常,弯腰活动受限,第4、5腰椎棘突上和棘突间有压痛。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36.

女性,24岁,甲状旁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口周和指尖麻木针刺感时,应备好的应急药物是

37.

几乎所有骨折都会有的临床表现是

38.

造成产褥病率最主要的原因是( )

39.

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的代偿表现为( )

40.

用于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药物是( )

41.

小儿添加辅食不正确的做法是( )

42.

女性,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脉压小。应首先给予

43.

肝肾综合征描述正确的是

44.

药液溢出血管外可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有

45.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出的气体有

46.

女性,40岁,因急性肠梗阻频繁呕吐,出现口渴、尿少、脱水征,血压偏低。为该患者进行液体疗法,静脉滴注应首选的液体是

47.

一患者因高热2日未能进食,自述口渴、口干、尿少色黄。查体:有脱水征,尿比重1.028,血清钠浓度为156mmol/L。治疗首先应给予

48.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出现( )

49.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是指( )

50.

高渗性脱水最突出的表现是

51.

高钾血症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时,首先应给予

52.

在ARDS治疗措施中最关键的是

53.

食管癌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54.

以下关于肺结核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55.

符合阿米巴肝脓肿特点的是

56.

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57.

下列关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描述不当的是

58.

对DIC患者早期进行抗凝治疗时,首选的药物是

59.

胫骨中下1/3骨折,如严重挤压伤易造成( )

60.

某妊娠妇女末次月经为2006年4月12日,预产期为( )

61.

支气管肺炎区别于支气管炎的主要点是( )

62.

婴儿可复性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原则是

63.

运动后发生腰部绞痛、肉眼血尿最常见于

64.

急性脓胸患者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

65.

某代谢性酸中毒患者[HCO]为15mmol/L,该患者首选的溶液是

66.

对急性消化道失液的患者,医嘱有下列液体,应先输入的是

67.

某外伤致大出血患者,出现烦躁、肢端湿冷,脉搏100次/分,脉压20mmHg。应考虑为

68.

输入肠内营养液时,初始的速度为

69.

某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33,PaCO9.3kPa(70mmHg),HCO36mmol/l。

70.

某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33,PaCO9.3kPa(70mmHg),HCO36mmol/l。

71.

某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33,PaCO9.3kPa(70mmHg),HCO36mmol/l。

72.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

73.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

74.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

75.

患者男性,75岁。左下肢麻木、发凉一年,局部皮肤苍白,近日疼痛难耐,尤以夜间加重不能入睡,左侧2、3足趾溃疡。

76.

患者男性,75岁。左下肢麻木、发凉一年,局部皮肤苍白,近日疼痛难耐,尤以夜间加重不能入睡,左侧2、3足趾溃疡。

77.

患者男性,6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经检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患者入院3天后,体温:38.5℃,烦躁,入院后未排便。

78.

患者男性,6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经检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患者入院3天后,体温:38.5℃,烦躁,入院后未排便。

79.

患者男性,6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经检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患者入院3天后,体温:38.5℃,烦躁,入院后未排便。

80.

患者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

81.

患者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

82.

患者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

83.

患者男性,45岁。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1周就诊。

84.

患者男性,45岁。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1周就诊。

85.

ARF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86.

DIC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87.

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

88.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为

89.

Cushing综合征表现为

90.

枕骨大孔疝表现为

91.

对成人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

92.

对小儿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为

93.

特拉唑嗪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是

94.

非那雄胺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是

95.

神经根型颈椎病

96.

脊髓型颈椎病

97.

椎动脉型颈椎病

98.

肠内营养时,与输入速度及溶液浓度有关的并发症是

99.

肠内营养时,与导管位置未妥善固定有关的并发症是

100.

肠内营养时,与营养液感染有关的并发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