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发放后,关于对保证人保证意愿的监控,做法错误的是( )。
- A.应密切注意保证人的保证意愿是否出现改变迹象
- B.如保证人与借款人的关系发生变化,要密切注意保证人是否愿意继续担保
- C.主要关注保证人与借款人关系变化后的结果,不关注变化的原因
- D.保证人与借款人关系发生变化后,应判断贷款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实质影响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贷款发放后,银行应密切关注保证人的保证意愿是否出现改变的迹象:如保证人和借款人的关系出现变化,保证人是否出现试图撤销和更改担保的情况。同时还应分析其中的原因,判断贷款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实质影响并采取相关措施。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的,将面临被人民法院予以判决撤销的后果。( )
- 查看答案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
- 查看答案
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法不区分初级法与高级法,银行均需要自行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违约损失率(LCD)、违约风险暴露(EAD)、期限(M)等参数。( )
- 查看答案
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管核心原则》明确,监管机构有权根据规定的标准批准或否决包括跨境设立机构在内的银行重大收购或投资。( )。
- 查看答案
根据《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了解银行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不得主动提供与银行业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产品和服务。( )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