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简述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以及信度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

测验的信度又叫测验的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信度系数是信度的指标,即用同一被试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有:

①再测法。用同一组被试对同一种测验前后两次施测的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表示信度。它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程度,其相关系数又称稳定性系数。

②复本法。用同一组被试对两个等值(复本)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表示信度。它反映两个复本测验的等值程度,其相关系数又叫等值性系数。

③分半法。用同一组被试对同一测验对等的两半的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表示信度。它是复本法的特例,还可用来估计测验内部的一致性。这种相关系数又叫内部一致性系数。

④同质法。用测验内部(测量同一特质或属性)不同分测验(异质而有关联的测验题目)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信度,估计的是测验题目的同质性或普遍性,其相关系数也叫普遍性系数。估计学绩测验的信度最常用的是复本法,如果没有复本,也可用分半法。

(2)信度的影响因素

①测验长度。测验只是测量的一个样本,取样的适当性直接影响测验的信度。增加长度是提高信度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新增加的题目和原来的题目须取自同一总体,即与原题目具有同质性。测验长度须有一定限制,并不是越长越好。

②测验难度。测验过难或太易,分数范围就会缩小,信度也将降低。要使信度达到最高,难度水平应是能产生最广分数分布。

③施测对象因素。受测者的动机和焦虑的变化,也会影响测验信度。适当的动机和焦虑水平是保证测验信度的必要条件,过强或过弱的动机和焦虑水平都不利于测验信度的提高。

④施测过程因素。测验的环境条件影响测验的稳定性,导致测验信度下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