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互感与自感”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互感自感现象。并能举例说明互感自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高中物理某版教科书:“互感与自感”一节关于“自感现象的演示”的实验内容如下。

在图4.6—2的电路中。两个灯泡A1和A2的规格相同,A1与线圈L串联后接到电源上,A2与可变电阻R串联后接到电源上。

先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R,使两个灯泡的亮度相同,再调节可变电阻R,,使它们都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

重新接通电路。注意观察在开关闭合的时候两个灯泡的发光情况。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分通关卷3

按图4.6—4连接电路。先闭合开关使灯泡发光,然后断开开关。注意观察开关断开时灯泡的亮度。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分通关卷3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电磁感应等知识。

任务:

(1)举例说明自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自感与互感”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叙述式等)。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日光灯的镇流器、电磁炉的涡流现象。 (2)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互感和自感现象。

②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有关规律分析断电、通电时自感现象的原因。

③掌握自感电动势大小的影响因素、自感系数的单位及其决定因素。

④掌握互感和自感的原理,会应用原理预防互感自感。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讨论和体验,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具备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②通过分析电路结构和实验探究,体会比较研究这一物理学常用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感现象及自感系数。

教学难点:

①自感现象的产生原因分析。

②通、断电自感的演示实验中现象解释。

【教学过程】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分通关卷3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教学过稈具冇哪些基木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要冋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別差异性。

查看答案
填空题

班主任要统一各方而的___________ ,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查看答案
填空题

小学德育的基木途径是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