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的内容要求为:“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凸透镜”一节,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演示实验如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厂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图5.3-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内容。任务:

(1)简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②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j兴趣,学生增强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分通关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通关卷1

{图9}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教学过稈具冇哪些基木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要冋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別差异性。

查看答案
填空题

班主任要统一各方而的___________ ,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查看答案
填空题

小学德育的基木途径是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