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下面是某高中物理教材“力的合成”一节中的实验。
如图3.4—2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下端,橡皮条的长度为GE。
在图乙中.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受到作用力Fl、F,橡皮条伸长,小圆环处于0点。这时它受到橡皮条对它向上的拉力F0。撤去F、F,改用一个力F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D点(图丙)。

任务:(1)说明教材所述“撤去Fl、F2,改用一个力F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0点”的实验
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8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教学方案;力的合成。 (1)“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F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0点”,其设计意图是使橡皮筋产生的形变量相同.从而研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2)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特殊的情形,把F1、F2的大小设为3 N、4 N,并且把两个力的夹角设为900.让学生很容易看出分力和合力满足勾股定理.进而更容易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其次在将两分力和合力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之后.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从而可以看出分力和合力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相减关系.而是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再次引导学生形成矢量的概念,认识矢量之间所满足的运算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