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案例1:

教师检测学生对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等的掌握,设计习题,同学解答。

题干:一带负电的点电荷q=-4x10_8c置于匀强电场E中,电场E=2×102N/C,MN:30cm。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求:(1)M→N电势能变化。

(2)MN电势差。

解:(1)电荷从M→N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

WMN=qExd=-4x10-8×2×102×0.3(J)=-2.4×10-6(J)

因为移动的是负电荷,所以减小电势能Ep=2.4×10-6(J)

(2)M、N两点间电势差

UMN=Ep/q=2.4×10-6/(-4×10-8)=-60V

答:电势能减少2.4×10-6J,MN电势差为-60V。

问题:

(1)指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给出正解。(10分)

(2)给出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错误之处:因为移动负电荷,所以电势能减少;电势差的计算式。

错误原因:学生没有理解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学生将电势与电势差的计算方法混淆,使用了求电势的方法求解电势差。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