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磁场方向”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认识磁场的实验如图所示:

想想做做
如图20.1—4.一根条形磁体外面包着一块布放在桌面上。它的N极在哪端 用一只磁针来探测一下。如果把几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
实验:研究磁场的方向把上面“想想做做”中条形磁体外面的布拿去.在它的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图20.1—5)。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

在蹄形磁体的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图20.1-5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磁现象等知识。任务:(1)简述磁感线的含义。(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认识磁场”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叙述式等)。(24分)
(1)说明教材中“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在其上放一个砝码”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2)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一
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建立物理模型,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三、教学过程
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4.请同学们说出实验的过程和得到的结论,教师追问:如何控制压力不变和受力面积不变 5.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拓展应用
要求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事例。
四、小结作业
教师提问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课堂总结。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
14.[参考答案]
(1)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2)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建立物理模型,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三、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