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密度”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材料二 某八年级物理教科书“密度”一节中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内容如下: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

我们用铝块做实验.研究铝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量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来,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成一条直线。下面的表格可供参考: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体积为0时质量是0。所以根据m=0和v=0也可以做出一个点。

通过所做的图像可以直观的看到铝块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你从中得到了什么结论 与你的猜想一样么

结论:铝块的质量跟体积__________。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质量、质量的测量等知识。任务:(1)写出密度的定义。(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35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该物质体积的比值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学习用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三、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将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分割成两半,其中体积被分割成两半,物质的量也被分割成两半。因此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天平,直尺,大小(体积)不同的铝块若干;

(2)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天平分别测出各铝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分别测出各铝块的边长,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V;

③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④对用描点法得出的图像进行分析。

4.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表格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用描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5.分析与论证:

分析:(1)从实验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其体积也随之减少。(2)从图像可知,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正比例函数)。

结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教学过稈具冇哪些基木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要冋答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別差异性。

查看答案
填空题

班主任要统一各方而的___________ ,同家庭与社会密切配合。

查看答案
填空题

小学德育的基木途径是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