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某教师准备在全市上一节观摩课,课题是“秦王扫六合”。他的教学设计是在该课的结尾由学生分角色扮演秦始皇、三公、九卿和儒生,通过学生的个性表演来帮助全体学生对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各项措施进行形象记忆。教师在设计意图中这样写道:“通过学生生动的表演,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目的,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创造情境。”

问题:

(1)你认为这位教师的设计是否恰当?说出你的理由。(8分)

(2)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该教师在课堂结尾部分所选取的方式,虽然看似热闹、生动,但是并未真正掌握好课堂的正常教学步骤和授课节奏。经过之前教学环节,学生的兴奋程度已经达到高潮,在课堂小结部分,教师应该以平和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地转移到本节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上来。避免学生过度沉浸在刚才的表演中。此外,对于抽象性、高度概括的知识点,更适合教师采取讲授或表格、图片展示的形式来总结,方便学生日后的记忆与复习。(2)①在选定教学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应结合适当地教授方法和形式加以表现和升华。

②对于内容、逻辑性、抽象性各异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图片、图表等直观形式进行展现,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③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重点落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形成上。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