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向秦孝公提出“困末作而利本事”的建议,“本事”指( )。
- A.军事
- B.刑法
- C.商业
- D.农业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困末作而利本事”是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意为凡努力耕织而生产帛粟多的人,可以免除本身徭役;凡经营商业、图谋末利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婢。在此,“末作”即商业,而“本事”则为农业。D项正确。
A项:“困末作而利本事”未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困末作而利本事”未涉及到刑法方面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本事”指农业而非商业。与题干不符,排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