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内容:学唱《牧歌》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10分)

(2)针对教学目标写出教学策略与基本步骤。

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提分卷1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激发对蒙古族民歌的兴趣以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受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通过播放草原图片.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大草原。

2.教师提问:同学们,有谁知道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有哪些代表性的歌曲吗?(学生踊跃回答)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地学习一首蒙古族民歌《牧歌》。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知

(1)欣赏歌曲《牧歌》,学生初步聆听后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复听歌曲《牧歌》,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特点(曲调悠长、速度慢、抒情、宽广)。

2.探究学习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看着乐谱和歌词哼唱,找出歌谱中的音乐符号,并探究这些符号的特点。

(2)学生根据哼唱讨论探究本首歌曲的节奏特点。

(3)再次跟钢琴哼唱旋律,之后请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歌词.通过旋律的哼唱和歌词的朗诵引导学生发现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的关系。

(4)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全曲。

(三)巩固拓展

1.欣赏著名歌唱家德玛演唱的《牧歌》与无伴奏合唱《牧歌》,比较两种演唱形式的区别。

2.欣赏舞蹈片段《牧歌》,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体会歌曲的意境美。

3.学生以五人为一组,任意选择一项任务(a.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律动;b.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此时此刻的感情;c.画一幅美图),在创作过程中,教师不停地播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蒙古族民歌《牧歌》,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大草原了。同学们课下可以欣赏《嘎达梅林》,感受一下这首歌的音乐特点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牧歌》有什么同异之处,下课!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