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教师在上音乐课“长江之歌”过程中,不仅拿出地图与学生仔细分析、讨论长江的源头在什么地方.流经多少个省市,全长多少千米,入海口在什么地方,与世界著名的尼罗河、亚马孙河的长度相比排名高几等;而且又讲了历史上关于长江的荣辱兴衰,诗人杜甫、李白等写了哪些咏长江的诗句.1998年的长江抗洪大战、三峡大坝工程共移民了多少人等;继而让学生观看了电视片《话说长江》片段,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接着介绍了《长江之歌》的词、曲作者,进而分析歌曲主题思想和曲式结构……然而.在45分钟时间里学生只听了一遍曲,唱了一遍歌,下课铃就响了。课后,一位学生走过来对音乐教师说:“老师,你讲的课比我们地理老师讲得还要好。”

问题:分析课例,指出该老师存在的主要问题。(15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该教师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去探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地理、历史等领域的问题,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音乐内容之上,使音乐教学内容成了点缀和陪衬。这违背了课标中“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具体来说,该课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和延伸占据音乐学习的时间过多,喧宾夺主,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综合活动中没有注意和使用音乐,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围绕音乐的要素.课堂活动因此也就没有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而是在非音乐内容上给学生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2)案例中教师在音乐课堂中既没有突出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也没有带领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该教师违背了课标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课程理念。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而案例中的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主要对非音乐内容进行讲解,对音乐内容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创造的兴趣,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基础教育中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学科特征作为其存在的支撑点,音乐课必须以音乐为载体.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和音乐表现形式及相关的音乐文化作为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显然,这节课的教师完全忽略了这些。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