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对该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表述恰当的是( )。

- A.寓意性和象征性
- B.写实性和叙事性
- C.表现性和创新性
- D.情感性和思维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该作品名为《三鱼争月》,是武强年画的代表,因三鱼用足力气摇尾翻身跃出水面,掀起拍天巨浪去争夺上方那一轮浩然升起的明月,故名“三鱼争月”。该作品使用民间年画中惯用的谐音手法,将“月”谐音于“跃”。看似“三鱼争月”,意为“三鱼争跃”。鲤鱼跳跃即跳龙门。民间传说中,鲤鱼跃过龙门就能成龙,腾空上天。科举文人把考中状元叫做“鲤鱼跃龙门”,老百姓则把生活幸福的飞跃也称做“鲤鱼跃龙门”。争跃是争着跃龙门,去取得更好的生活。由此可见,该作品具有寓意性和象征性。A项正确。
B项:写实性和叙事性,一般是指具象艺术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表现性是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之一,着重反映作者主观感受。创新性一般指创作手法或创作材料的新颖独特。表现性和创新性一般用于描述现代艺术作品,故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情感性是作者通过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或感悟,该年画作品也具有情感性的艺术特点。思维性不属于专有分析美术作品的词,故该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