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峨眉山月歌》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积累有关“惜别”的古诗词名句,下列积累材料不适合的是()。
- A.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诗句出自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写灵澈上人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的情景。B项诗句出自李白《送友人》,诗句以浮云行踪不定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C项诗句出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D项诗句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谈论的却是巴山夜雨之时,表达的是思念之情。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 查看答案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