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材料:下面是某思想品德教师在“珍爱生命”一课中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请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甲:(小组一代表):一些学生不吃早饭,一些学生课间在教室哄闹……

教师(评价一):其他小组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除了在学校、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学生乙(小组二代表):小组一列举了学校、家庭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表现,问题发现得很准。在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学生闯红灯的行为。

教师(评价二):回答得很好,其他小组能不能请一些不常发言的同学再补充几点?

学生丙(小组三代表,一个很少发言的学生):董存瑞炸碉堡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教师(评价三):(愕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你一定要认真看书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问题: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程理念与教学评价知识,针对材料中三处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评价一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内容做出任何的回应和评价,直接让别的小组来回答,不能体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评价二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回应,是鼓励性的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没有具体指出学生回答好在什么地方,不能起到导向作用,不能体现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

评价三中教师直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否定,没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全面的评价。没有发现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打击了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该教师的教学评价没有体现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杯酒释兵权”这一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

  • A.生产合作社
  • B.人民公社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队
  • D.乡镇企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

  • A.罗马
  • B.雅典
  • C.中国
  • D.英国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