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校高二年级一道学业水平考试的模拟试题及答案要点。
人类离不开海洋,离不开资源丰富的家园,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肆意开发和狂捕滥捞,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竭。浙江象山21名渔老大通过电子邮件和漂流瓶,向联合国和21个滨海国家元首呼吁每年在鱼类产卵和繁殖的高峰季节禁止捕鱼,并向世界渔民发出“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倡议。渔老大的呼吁和倡议,折射出政治、经济、哲学等多方面问题。结合上述材料,以“从渔老大的呼吁看……”为题,分别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拟一个课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
(1)从渔老大的呼吁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特点。在近海渔业资源急剧衰竭的背景下,需要国家规定相应的禁渔期以增加渔业资源的发展量。
(2)从渔老大的呼吁看,国家必须增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国家应制定渔业生产法规,以规范渔民与捕捞行为。
(3)从渔老大的呼吁看,必须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果在鱼类产卵和繁殖高峰期捕鱼,势必影响今后的渔业生产。(其他答案,可根据是否与题目具有相关性以及所运用知识的合理性酌情给分)
问题:请根据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对上述试题及答案作简要评述。(20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上述试题和学生生活与社会热点联系,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5分)
(2)问题设置综合开放化,从政治、经济、哲学多个角度考查学生,比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虚拟课题,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5分)
(3)评分参考紧扣题干要求,但答案内容又不死板局限,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5分)
(4)考题内容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5分)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课文摘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r日-1的矛盾化解。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强制拆迁工业设备、赔偿战胜国的同时,又推动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教师授课时,对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所作的比较:

师:从上表可知,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也因此不同,最终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在古代希腊产生了民主制度,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而古代中国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中国长期的落后和封闭。?
问题:请对该教师所作的比较进行评价。
- 查看答案
在探究学习方面,某教师对《走向多极化》一课作了如下教学策略的考虑:在明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认真阅读教科书内容。同时,教师提供相关多媒体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将获取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
教师提出具体探究学习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群,问题如下:
第一目:“别了。雅尔塔”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与后果是什么
(2)“八一九”事件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
(3)讨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二目:鼎足之势话西方
(4)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对外意愿及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与核心思想是什么 它是如何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
(5)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和影响。
(6)冷战结束后,日本是如何谋求政治大国的 我们将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第三目: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7)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哪些严峻问题 为此俄罗斯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8)谈谈你眼中的普京。
第四目:风云际会看东方
(9)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0)思考:我国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曲折发展
围绕学习内容,逐步展示教师与学生制作的教学课件,创设和谐、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充分估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坚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师生合作探究教学方式。
教师精选教学资源,思想、心理准备充分。教学采用教师设问、追问,学生提问、质疑,师生互答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适时回放有关资料,及时抓住学生回答中的思维火花,予以引导和延伸,给予肯定和鼓励。
问题:请对该教师所做的教学策略考虑予以评价。
-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
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4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 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 查看答案
简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