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一首诗,请根据你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赏析这首诗。
(2)若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这首诗的教学目标。
(3)根据教学目标为这首诗设计一则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导入。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因此,千百年来,仍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夜晚庭院是寂寥的,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呖引着他抬头,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认识新偏旁“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在对诗词的反复阅读中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浓浓的思乡情。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教学导入
猜谜导入,揭示课题:老师知道,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称你们为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那么,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你们猜一猜。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有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能不能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习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