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各自满足人类的什么需求(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
(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身边用品设计的欣赏和评述方法”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平面设计:能满足人类在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眼睛去发现美的、感受美的色彩。 立体设计:能满足人类对各种形状及造型的需求,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去创造美。
空间设计:能满足人类在色彩(平面设计)和形状(立体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某种物质的用途和精神的需求。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并能设计一幅生活用品的作品。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养成用美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艺术直觉。
(3)“好的设计”一定是指在外在形状上美观大方,内容上又实用的设计。
理由: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设计艺术,它服务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只有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才会更轻松、快捷和舒适,也更加五彩缤纷。
(4)
1.魔术变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出示手中的两个橙子,经过加工后变成“可爱的笑脸”的形象。)你们看,老师把这两个橙子变成什么了啊(可爱的笑脸)
教师总结:只要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设计艺术品,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身边的设计艺术无处不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联系生活、讲授新课
(1)初步感知
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身边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设计艺术作品,并带领他们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欣赏这件艺术作品,让他们认识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教师实物展示衣服和餐具:(教师带领学生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_上描述欣赏设计艺术作品。)教师展示开关贴和布老虎鞋:
(学生自己尝试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欣赏设计艺术作品,教师发放自己绘制的亚运会吉祥物图片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抓住“身边”,老师引导学生直观的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欣赏分析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设计艺术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
(2)交流讨论
(3)以小组的形式,发放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造型、色彩、材质、功能上描述这些身边的设计艺术作品。描述精彩的组别教师发放自已绘制的亚运会吉祥物图片给予鼓励。
请学生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
【设计意图】小组内合作探究,并派组内代表上讲台来描述自己对这些身边的设计艺术的理解,让学生学会描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实践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请学生当回小小设计师,动动小手做一做:根据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制作一个身边的设计艺术作品吧。
[设计意图]小组竞赛合作,在分工明确同时,又培养的竞争意识,在共同体验设计制作快乐的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达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完成从观察到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全过程。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