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规则游戏的指导要点。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尽可能选择可以让大多数幼儿参与而不是旁观、等待的游戏。 (2)游戏如需分组,最好采用随机的方式帮助幼儿分组而不要让幼儿因性别、能力、性格等的差异而体验来自同伴的“忽视”或“拒绝”的压力。
(3)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感而不是挫折感。①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规则游戏;②游戏过程中不要常常让幼儿停下来被“纠错”;③在参与游戏的幼儿年龄与技能水平不同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游戏的“碰运气”因素,以使每个幼儿都有“赢”的机会。
(4)保持规则的灵活性。①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加大游戏规则的难度;②如果幼儿要求且他们都同意改变规则,则应允许幼儿改变规则。
(5)降低游戏的竞争性。①把重点放在游戏过程而不是“赢”的结果上;②不要为“赢者”提供奖品或奖赏;③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到“赢者”所用的有效策略上,引导幼儿学习伙伴的策略,意识到他人的想法和观点。
(6)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①3~5岁的幼儿喜欢非竞争性的猜谜游戏、简单的拼图或匹配游戏、棋牌游戏、简单的追跑等大肌肉活动,指导要点放在提醒幼儿如何玩和注意游戏的技能上;②5岁以上的幼儿会就游戏规则进行协商、谈判,并改变规则以增强游戏的新颖性和挑战性,成人不要轻易干预。
(7)幼儿参与游戏基于自愿原则,允许个别幼儿在集体游戏时间里独自玩耍。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