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玩具让他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爸爸,我不洗澡,我没有空”。张某给他讲道理,他却说:“不,我偏不。”张某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按入浴池。可是趁着张某拿肥皂的时候,孩子跑走了,张某气不过,抓着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此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儿童长到3岁可以说是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发展时期了,这时的幼儿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心理特点: (1)强烈的好奇心
3岁儿童对新鲜的物体情景和新的问题有浓厚的兴趣,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教他做的事,并且还有试着做的愿望,比如,拿到一盒新的拼插玩具,儿童一面动手去拿去摆弄去插,同时也愿看着大人怎么插,然后他也跟着学插。案例中的儿童深深地被玩具吸引而不理会爸爸让他去洗澡,正是因为玩具引起了儿童的好奇心,而且好玩也是此阶段的一个心理特点。
(2)行为受情绪支配
3岁儿童的心理活动受情绪支配的作用很大,还不能用理智支配行动,行为受情绪支配,更多是无意性的。
案例中爸爸抢过玩具给他洗澡引起儿童的大哭大闹这是情绪波动的体现。由于3岁儿童行为多受情绪支配.我们要在教育行为上适应这一特点,总离开活动向儿童讲一般的道理或批评都是无法让3岁儿童理解和接受的。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