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夜晚,妈妈和4岁的小明坐在院子里乘凉,小明看到深蓝的天幕上的圆月和星星,非常兴奋,和妈妈有说不完的话。妈妈说:“天黑了,该睡觉了......”小明却一直问:“月亮为什么不睡觉? ”“星星为什么还眨眼睛?”

有时,妈妈和小明一起去大街上,他不愿意让妈妈拉他的手,总是不听话。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平坦的道路他不走,却偏偏走凸凸凹凹的地方;在饭桌上,小明本来会自己好好地用汤匙吃饭,却故意把米粒撒一饭桌,用手捡着放到嘴里。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请你分析小明的言行举止说明了什么?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要点】小明的行为举止整体反映了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关键期,会相成地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具体说明:

(1)他正处于心理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比如,他喜欢提问,表明思维的发展中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以及质疑能力,好奇心也很强。

(2)他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行了延伸、扩展,开始了向己对周围世界的思考。

(3) “不听话”说明小明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

(4)“故意用手捡米粒放进嘴里”说明小明的动作技能已经有所发展,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