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幼儿园中教师与保育员的良好工作伙伴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知识点】幼儿园保教合一的原则。
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与保育员往往对自身的价值认识有所不同,保育员地位明显低于带班教师。这里固然有社会因素及对保育工作范畴的认识不正确等因素。但更多的却是长期的工作压力使得一些教师与保育员出现不正常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
有些保育员认为自己比不上教师,于是对于教育儿童的任务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只要有教师在,保育员不在教育方面与儿童有任何接触。有些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师,比保育员的地位高,所以,对保育员工作也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有时保育员因某些事需要教师的帮忙.有些教师甚至采用一些非常不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回避。还有一些保育员认为,自己同教师一样受过专业训练,能力也不比教师差,为什么不能做教师呢?正是由于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得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不能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甚至还在各个方面与带班教师针锋相对,以致影响了班上的正常工作。有些教师也是由于自己的不平衡心态,对保育员工作处处挑剔,甚至出于个人原因而妨碍保育员的工作。从表面上看。这只是教师与保育员之间的“个人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影响了保教工作与自身形象,更影响了幼儿的正常发展。因此,教师与保育员的良好工作伙伴关系应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