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爷爷的胡子
冬爷爷的胡子:亮晶晶,硬邦邦。
挂在哪儿树枝、屋檐、山崖……
风娃娃,很喜欢冬爷爷的胡子,吹呀吹,荡呀荡,吹得胡子响叮当!
响叮当,叮当响,掉下一根粗又长,送给爷爷当拐杖……
请根据上述短文,设计中班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冬爷爷的胡子(中班)(一)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冬爷爷的胡子》,能通过想象大胆表述散文内容;(2)知道冰挂有潜在危险,学习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大图片《冬爷爷的胡子》、配乐磁带《冬爷爷的胡子》。(2)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玩冰,接触冰挂。
(三)活动过程
1.欣赏、理解散文
(1)教师出示大图片,并朗诵散文《冬爷爷的胡子》。
问题:你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观察大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展示的散文内容。
问题:①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样的?
②冬爷爷的胡子挂在哪里?
③风娃娃吹着冬爷爷的胡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④风娃娃喜欢冬爷爷吗?为什么?
(3)播放配乐磁带《冬爷爷的胡子》,让幼儿欣赏。
问题:为什么这篇散文的名字叫《冬爷爷的胡子》?冬爷爷的胡子到底是什么?
(4)师幼共同跟诵配乐磁带散文《冬爷爷的胡子》。
2.启发想象、大胆表述
问题:(1)冬爷爷的胡子除了挂在树枝、屋檐、山崖……还会挂在哪里?
(2)如果你拾到一根冬爷爷的胡子,又粗又长,你会送给谁?为什么?提示:想象的内容要符合冰溜儿又长又结实的特性,例如,送给小兔抬箩筐;送给妈妈晒衣裳;送给小猴当金箍棒;送给小鸟荡秋千;送给小猫当警棍;送给老师当教鞭……
3.师幼谈话
问题:(1)冬天里,除了冬爷爷的胡子,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生活中经常有冰溜子融化砸到人的事情,我们怎么办?
(四)活动延伸
(1)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画一画“冬爷爷的胡子”。
(2)带领孩子们自制“冻冰花”,进一步体验结冰的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 查看答案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