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活动名称:有用的工具(大班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总目标:

1.能通过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够主动动手操作工具,知道常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体验自己动手操作工具、制作简单物品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知道使用工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一:有用的工具(大班科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订书机、勺子、镊子产生兴趣,愿意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主动尝试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3.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特征,知道这些工具的用途。

活动准备:

散装的画纸、订书机、镊子和勺子若干,大米、棉花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创设小熊搬家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小熊收拾东西,以此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有用的工具,以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探究活动的兴趣。

师:“小熊的家里太乱了,东西散落一地,请大家帮帮它选择合适的工具把东西分一分、收一收吧!”

2.基本部分

(1)感知工具特征,讨论解决方法。

①教师出示装有画纸、大米和棉花球的盒子,请幼儿观察。

师:“小熊的家里有很多散乱的画纸,米粒和棉花球也混在了一起,你们看一看该怎么办呢?”

②教师出示订书机、镊子、勺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帮助小熊收拾家里。

(2)动手操作,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①分发材料,幼儿尝试动手操作。

教师给幼儿分发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先尝试把散装的画纸、混合的小米粒和棉花球整理好,教师巡回指导。

②总结操作结果,教师演示并具体讲解工具的用途。

教师小结:订书机可以把散落的画纸装订在一起;镊子可以夹比较软的物品,能够把棉花球夹住;勺子可以用来盛一些比较细小的物品,比如,小米粒。

(3)工具大舞台,拓展对工具的认识。

教师创设“工具大舞台”的活动环节,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生活中其他工具的了解,拓展幼儿对工具的认识,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活动结束

教师对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具体探索表现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探究,发现更多有用的工具。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探究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活动二:家用电器大调查(大班科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乐于探究。

2.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特点和用途。

3.知道使用电器的注意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三:好玩的橡皮泥(大班美术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手工活动,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乐趣。

2.掌握大卡车的外形特征,并根据步骤图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大卡车。

3.掌握橡皮泥中各种模具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根据卡车的特征组合使用工具和模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