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一位教师在上《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没有作正面解答,而是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的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14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这位教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营造一种探索性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探索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这既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探索性学习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教师一起探讨、共同合作,并将学习结合到自身的生活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研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