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极地冰,很多人眼前总是浮现出一幅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景观。然而,在北纬71度、西经168度附近的北冰洋海域,“雪龙”号首次驶入一片“脏”冰区,只见一块块淡蓝色的浮冰中间夹杂了许多脏兮兮的黄色冰块,这种黄色冰块,既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也出现在多年冰块上。对于“人类造成的污染已经殃及极地浮冰”的说法,有专家解释说这只是生活在极地冰中的一种特有生物——黄褐色的冰藻。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能够反驳专家上述观点的是:
- A.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
- B.北极冰中生长有冰藻并不是普遍现象
- C.近年来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逐年增加
- D.北冰洋周围的陆地常有沙尘天气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结论是冰块上的黄色物质是一种黄褐色的冰藻,论据是“黄色冰块,既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也出现在多年冰块上”。
若A项为真则说明当年新生的冰块上不可能出现这种黄褐色的冰藻,则在新生冰块上出现的黄色冰块不可能是黄褐色冰藻,反驳了专家观点。B项是否是普遍现象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和D项并没有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或沙尘天气与黄色冰块的关系,也就不能反驳专家观点。故答案选A。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