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乐乐是幼儿园有名的“捣蛋鬼”,与其他小朋友的关系极其不好,经常欺侮“弱小”的同伴。孙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后,没有批评他,而是经常在班里讲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故事。又让他与其他幼儿一起扫地、擦桌子。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渐渐地,乐乐不那么淘气了,学习也有了进步。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看到了幼儿需要时间去成熟和发展的特点
  • B.看到了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 C.看到了幼儿身上巨大的发展潜能
  • D.看到了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可塑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题干没有明确体现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这个特点。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