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在课堂上,有位同学未经许可离开教室。对此下列最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在几分钟内如果不能找到该学生,应当立刻报告给校长
  • B.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去找他
  • C.立刻把他带回教室,但不要太关注他
  • D.事后和他进行谈话,严肃地对他说清楚不经许可不能擅自离开教室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学生未经许可离开教室通常有三种原因:(1)对教师里的事情感到不愉快;(2)想去更感兴趣的地方;(3)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当学生离开教师,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手中的事情去寻找他。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会走得太远,如果不能马上找到他,应该通过内线电话告知办公室或叫一个学生报告校长,但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扰其他学生。故B项做法不合适。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