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相较于矿物燃料.生物燃料一直被人们视为“绿色能源”,而荷兰是世界公认的发展生物燃料的先行者。近年来,荷兰大量利用自东南亚进口的棕榈油生产生物燃料,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荷兰科学家最近发现,随着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东南亚棕桐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大片热带雨林遭砍伐,棕榈种植面积成倍增加,土地滥用化肥的情况也日益严重。更糟的是,人们还通过排干和焚烧湿地来开辟种植地,这一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印尼每年排干和焚烧湿地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高达20亿吨.印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升至全球第三。

看到这些事实,人们不能不重新思考,生物燃料究竟有多“绿”

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污染,那就得不偿失了: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清洁一方天空,但如果肮脏了另一方天空,那么对整个地球来说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一个名为“生物燃料观察”的英国环保组织认为,生物燃料不应被想当然地归类为“可再生能源”,而应展开更多研究来确定各地区以非污染形式生产生物燃料。以毁坏雨林和湿地为代价来生产棕桐油的事实,实在令人震惊。众所周知,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其本身具有净化空气、吸收温室气体的功能,用这些能够吸收温室气体的雨林去换取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燃料,是否值得,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数。连一位荷兰议员都指出,荷兰政府应该给予印尼政府环境补贴。

盲目发展生物燃料.还使人类的食物资源面临威胁。由于棕榈油也是食用油,欧洲国家对棕榈油的需求高涨已经使棕榈油的价格大幅上升,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同样,由于美国大力推广用玉米发展生物燃料,造成了玉米价格的节节攀升,已影响到周边国家的玉米供应,而饲料用玉米的不足也把猪肉、牛肉、奶制品等食物价格推高。去年,全球粮食普遍减产,一些国家处于缺粮状态,许多人正忍受饥饿,甚至面对死亡,而一些国家正将粮食“喂”给机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尽管生物燃料是一个先进的、好的概念,但并不能想当然、盲目地将之视为“清洁能源”,在大力提倡生物燃料之前应对其生产方式及其广泛使用的后果进行充分的研究,否则便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南辕北辙。

问题:

(1)根据文章回答“生物燃料”的“杀伤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2)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请至少写两条。(8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以毁坏雨林和湿地为代价来生产棕榈油;排干和焚烧湿地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得印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升至全球第三;还使人类的食物资源面临威胁。 (2)①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②合理有效地使用交通工具,科学利用能源;③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尽量开发;等等。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