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有感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词,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简答题]
请利用职业理念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赵老师的努力会出现这种情况。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首先,赵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以人为本、公正乎等的学生观,违反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材料中,赵老师为了接近和讨好个别学生,忽略了对其他学生的关注,没有保证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公平。
其次,赵老师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者,没有起到相应的关键作用,没有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材料中,赵老师的做法虽然迎合了学生的意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忽略了自身的主导性,没有用教师的权威和能力将学生向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导致学生过于放纵。
最后,赵老师没有很好地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材料中,赵老师面对工作挫折带来的压力,不应打退堂鼓——辞退班主任的工作,而应及时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