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亮亮喜欢打人,经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师告状。今天,小朋友们坐在餐厅等待吃饭时,明明经过亮亮身边,顺手戳了亮亮一下。亮亮还手打了明明一下。这时,王老师经过,看见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狠狠戳他的头,推得他直摇晃,并生气地说:“看你还打人!”见到此情景,小朋友纷纷数落亮亮曾经打了自己,王老师听后更生气了,她用力拍打亮亮的肩膀,同时生气地大声吼道:“你真是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
[问题1][简答题]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没有体现“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第一,王老师没有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幼儿。每一位幼儿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而王老师没有了解具体情况就在幼儿面前批评亮亮,还用了“你真是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这样侮辱性的语言,严重侵犯了亮亮的尊严,对亮亮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二,王老师没有关注幼儿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保教过程应该让幼儿有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而王老师的教育行为忽视了幼儿的情绪、情感,不仅亮亮会伤心、难过,其他幼儿也会受到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第三,王老师没有关注幼儿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王老师应当在了解实际情况之后,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例如打比方、做游戏等方法,让明明和亮亮认识到打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从而让幼儿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 查看答案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查看答案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 查看答案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 查看答案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