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世界,是中国在外来侵略压力下的被动反应,旨在了解西方,自立自强。但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在政治上并非中性的。近代以来,西方在全球权力格局中的优越地位是以其经济军事实力和以全世界为研究对象而生产出来的知识体系共同支撑的。将这样的知识移植到中国来,并不等同于“开眼看世界”,因为其中描绘的世界图景是他人的眼睛观察的结果。现在,我们必须摆脱西方固有的模式,真正走出去,把全世界当作研究对象,真正用中国人的研究去看,去观察,去分析,从而生产出有中国主体性的知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近代中国放眼世界是无奈之举
- B.保持立场的客观性关于国运
- C.国人看世界应保持自身的主体性
- D.社会科学与政治权力密不可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提出观点“中国为了自立开眼看世界”,第二句话由转折关联词“但是”引出与第一句话相反的问题,即“我们其实并没有开眼看世界”及其原因。最后一句话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现在,我们必须摆脱西方固有模式,真正走出去,把全世界当做研究对象,真正用中国人的研究去看,从而生产出有中国主体性的知识”,因此,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最后一句话的对策句“强调中国看世界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整个文段的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自身的主体性”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成语中,体现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
-
- A.水滴石穿
- B.唇亡齿寒
- C.声东击西
- D.瞎子摸象
- 查看答案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种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 A.科技创新
- B.制度创新
- C.文化创新
- D.理论创新
- 查看答案
2022年1月3日,( )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
-
- A.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日本
- B.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
- C.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伊朗
- D.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英国
- 查看答案
2022年1月4日,阿尔巴尼亚、巴西、加蓬、加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国国旗安放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标志着5国开始履行( )职责。
-
- A.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 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
- C.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干事国
- D.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理事国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