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河水污染事件
某年11月13日,J省A市的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S河,最高 检测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8倍。S河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S河沿岸的B 市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
《A市日报》从11月14日到15日对此事件作了专门报道,有关领导也亲赴现场部署救 援,但爆炸所引起的S河段污染问题在报道中却只字未提。B市媒体当时前往采访,也被有关 领导和媒体告知S河的水质“未受污染”,但事实是S河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由于B市90%的饮 用水来自S河,因此,15日在污染带进入B市境内后,B市宣布全市紧急停水4天。当时由于B 市正处于招商引资关键时期旅游旺季,所以没有公布停水的真正原因,只说是管网维修。
于是,各种猜测、怀疑在社会上现出了 : “零下10度,寒冷的冬天维修管道’根本没有操作 性”;“现在正是供暖期,维修4天,让百姓生活在冰窖里,稍有理性的人也不会这样做,除非发 生重大事件”;“管道维修从来都是分段分块进行的,全市停水,而且4天,这不符合常规”等等。
关于停水原因的说法也各种各样,如饮用水网中被投入了剧毒氰化钾呀,当地要发生大地震 呀……一时间,B市被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虽然B市政府否定了地震的可能性,但不少B市 市民都坚信近期会有一场地震。恐慌之下人们纷纷扑向超市,紧急从超市抢购物资,主要是抢 购饮用水和食品,导致商场的饮用水一夜脱销,并且在大街小巷出现了黑市;火车站、汽车站人 山人海,就像春运高峰一样,火车票、汽车票很快销售一空,人们纷纷向其他城市转移。
1.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事实,就建设透明政府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篇幅不少于300字。
2.根据上述材料,加以必要补充,请你以B市人民政府的名义拟一份通告。要求符合通告 的格式和语言要求,篇幅不少于4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本题主要联系材料事实阐述政府信息公开在打造透明政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可,答案要点如下:(1)政 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2)结合材料阐述政府信息不公开的危害:无官方权威解释,谣言盛行;民心不稳,社会 混乱;政府公信力下降。
【参考答案】逐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透明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民情。政府信息 公开,不但能够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而且可以实现人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政府的行 政效率,并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相反,如果在打造透明政府过程中,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或者出现痛报、漏报等情况,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不但容易造成误解,引发谣言,从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更会反过来大大影响政府 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S河的污染影响到B市后,B市政府公布停水,但是没有及时地披露停水的原因,从而造 成谣言盛行,引发饮用水抢购的混乱局面;谣言又引发了民众的紧张情绪,市民纷纷转移,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综上,建设透明政府,一定要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2.本题为公文拟制题,主要是纠正上述错误,通告全体市民,就停水4天这一决定给市民一个合理的说法, 以消灭谣言,安抚民心。正文内容只要把停水原因公告周知即可,包括停水决定、停水原因、应急预案等相关内 容。参考答案如下:
B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紧急停水4天的通告 11月13日,A市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对S河造成严重污染。15日,污染河水流到我市境内。 由于我市90%的饮用水来自S河,我市饮用水水质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避免市民使用受污染的水,最大程 度地减少污染河水对广大市民的影响,市政府做出全市停水4天的紧急决定。
在停水期间,政府将尽快集合有关专家,组织专门人员,对河水和饮用水系统进行净化治理,在最短时间内 恢复全市供水系统,保障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
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饮水安全和饮水供应,政府决定对全市的饮用水进行统筹调度,分片划区进行限量销 售,让全体市民都能满足基本的用水需求。希望大家全心协力,共克时艰。 特此通告。
B市人民政府
XX年十一月十五日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16 年2月,法国文化部将“历史文化名屋”的牌子授予绍兴鲁迅纪念馆,这是法国首次将 “历史文化名屋”称号授予外国纪念馆,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绍兴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士如 过江之鲫,遗留下众多的名人故居、历史名屋。鲁迅故居是其中的代表。
“大师对话”是鲁迅基金会推出的一个文化项目,其目的是通过中国文化巨匠鲁迅与世界 各国文化大师跨时空的对话,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这一对话的实质就是以“名人+民间”之力, 让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化大师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2014 年和 2015 年鲁迅基金会举办“大师对话?鲁迅与雨果”活动,在中法两国文化界引起
轰动,并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2015 年,中国的鲁迅和俄国的托尔斯泰也进行了“跨时空对话”,在 中俄两国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鲁迅故乡人与托尔斯泰故乡人结下了深深的友情。
鲁迅长孙周令飞告诉记者,2016 年,鲁迅将与印度文学大师泰戈尔进行跨时空对话,目前, 德国、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的相关人士纷纷与他联系,希望中国的鲁迅能与他们国家的文化 大师进行跨时空对话。 这充分说明,“大师对话”已产生了世界影响力。 “大师对话”就如同一列 专列,一站一站地驰向未来,把中国文化与友情播种到世界各地。
绍兴的历史文化名屋很多,古时的“三千台门”“十万人家”留存下来的都已成为历史文化 名屋。 这些融合了绍兴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老台门成为绍兴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延续着绍 兴先贤的气息,绽放着绍兴文化的光彩。 像王羲之故居、青藤书屋、王阳明故居、吕府、蔡元培故 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章学诚故居、范文澜故居、大通学堂等,无一不是绍兴的古台门。 绍 兴八大历史街区大都是老房子,其中台门是最有魅力的场所。 许多老台门原本就是历史名屋。 名人与名屋相映,在小桥流水老街的意境中,成为绍兴最有特色的文化基因。
绍兴是中华文化的重镇,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绍兴应有更大的文化担当,传承好自己 的文化基因,建设好自己的文化高地,引领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绍兴也可将鲁迅文学奖颁发给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可设立国际兰亭书法奖,颁发给世 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可以将王阳明哲学奖颁发给世界各地的哲学爱好者,可以将蔡元培教育 奖颁发给世界各地的教育者……以此让全世界都知道绍兴。 这便是传承文化的基因,抢占文化 的高地,引领文化的潮流,用优秀的文化引领世界文化。
结合以上材料,以“文化品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 查看答案
资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中央高度重视。 20 世纪 50 年代制定的十二 年科技发展规划,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两弹一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从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无不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创新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 新业态,这为中国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 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 今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进展使我们具备了参与和引领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潜力,历史将不能容忍我们丧失这样的重大发展机遇。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产业结 构、供给能力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创新已经成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资料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 把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 度。 2013 年 9 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 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 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2015 年 9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 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6 年 5 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 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创新在我国目前发 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
问题:
1.结合给定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不超过 300 字。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分)
要求: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不超过 300 字。
- 查看答案
资料一
每当华灯初上,全国各地的广场、公园里都会响起欢歌劲曲,几十甚至上百位中老年人聚 在一起,随着节拍跳起广场舞。 简洁有力的动作、节奏感强的音乐、平常的大妈,这些普普通通 的元素却让广场舞风靡大江南北,甚至跳出国门。 本应是全民娱乐、健身的广场舞,现已经有变 成“全民公害”之势。 身在其中的大妈们跳得不亦乐乎,或是高唱革命老歌,或是扭起东北秧歌, 总之都是震耳欲聋的高分贝。 身在其外的居民小区的住户则苦不堪言,读书的孩子无法专心地 做作业、学习,上班一族不能安静地休息、睡觉。 深受噪音困扰的人忍无可忍,在劝告无效后甚 至做出极端举动:有人泼粪尿秽物、有人举起猎枪鸣枪警告……现在,广场舞的规模逐步发展 壮大,甚至有走出国门的趋势,有新闻报道,远在美国纽约广场上跳舞的华人大妈们因妨碍、影 响他人还被报警,收到了法庭的传票。
资料二
近年来,“广场舞”被贴上了令人生厌的“扰民”标签,最近又因舞者互掐而再次引来了人们 的关注。
2016 年 5 月 22 日,青岛中山公园里,一群老人使用高分贝喇叭吹奏口琴,引起旁边一群练 太极拳的老人不满,双方起了争执并互扔东西,闹得民警出动。 如何让“广场舞”舞得自由,避免 因扰民而不受人待见,成为一道公共考题。
“广场舞”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不过,“广场舞”的自由不能以侵犯他人享受清静的权 利为代价。 只主张自己的权利,无视他人的权利,是滋生冲突的重要诱因。
维护社会和谐,需要强化包括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内的现代公民意识。 权利意识的增长 一方面标志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权利意识的增长不能肆意膨胀,应该明确权利的边 界,懂得行使权利的先决条件。 “拳头止于他人鼻尖”“誓死捍卫他人说话的权利”,说的就是维 护自己权利与捍卫他人权利的统一。 只知道自己有权利,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算不得是现 代公民意识。 可见,现代公民的成长,始终“在路上”。
其实,“广场舞”并非天然就是“扰民”的代名词。 近年来,一直有人希望各地“广场舞”能降
低音量,或者让参加者佩戴耳机。 如果有人侵入了他人的权利领域,应该有人来进行协调。 最 近,福建省福州市就为高考启动了“静音模式”。 当地公安部门指导社区对广场舞组织者实行登 记,有噪音扰民将进行劝导。 落实好利益协调机制,让公民心中有他人,做到爱己及人,“广场 舞”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舞台,舞出精彩,舞出自由。
资料三
张华珍是洪山区黄家湖社区福星惠誉东澜岸小区腰鼓队的领队,2014 年 8 月,她从洪山广 场附近搬到黄家湖居住,一开始,只有相熟的 4 个人在广场上跳舞,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现 在已有 25 个人,最小的 30 多岁,最大的 67 岁。 “腰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跳的人多了,就不会 在大众间失传,既锻炼身体,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还起到传承非遗的作用。 ”张华珍说。
耿朝霞也是这个小区最年轻的广场舞者,年纪大的则有六七十岁。 对于广场舞的风靡,采 访中,很多人都说,露天而舞,空间更大,气氛更热烈,人越多跳得越起劲儿,“跳广场舞已成为 一种生活习惯”。
但跳广场舞也面临另外一个问题———扰民。 无论是打腰鼓还是跳舞,都有噪音。 “起初,附 近的住户和商户都比较反感,也经常投诉,我们一家一家做工作。 ”耿朝霞和张华珍,以及其他 广场舞者,都经历过“协商”的过程,他们经常上门做工作,说:“叔叔阿姨们都辛苦了大半辈子, 跳跳广场舞可以让晚年生活轻松快乐,我们也尽量缩短时间,调小音量。 ”
于是,这个小区的几支广场舞队伍和物业、住户达成了一个“约定”,每天晚上 9 点钟之前, 就收起音响,收队回家。 跳舞得到了居民的谅解,这里的广场舞“收队”时间也更早了,“我们都 在 8 点 40 分以前就回家了,大家都要互相体谅。 ”采访时,大家都表现出了难得的理解包容。
问题:
试分析广场舞大妈与周边居民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化解此类矛盾的对策和建议。(20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措施合理、可行,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
- 查看答案
镜头一:(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小美却在队伍中嬉笑打闹。旁边同学提醒她注意尊重国旗,而小美却说:“每周都升旗,无聊死了,还不如让我们活动一会,做点有意思的事。”
镜头二: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民族英雄的名字时,学生们面面相觑。由于对民族英雄的故事知之甚少,学生经常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经过调查,班主任发现,不少学生不明白升旗仪式的意义,也不了解民族英雄的故事。有的学生甚至表示:都什么年代了,还提爱国,这离自己太远了。
如果你是班主任,请针对班中同学们存在的突出问题,自选一个学段(小学、初中或高中),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完成以下具体任务:
1.拟定活动方案的主题。
要求:主题鲜明,概括准确,字数不超过25字。
2.阐述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要求:清晰合理,表达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3.写出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及操作性,字数不超过600字。
4.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你将如何评估其效果?
要求:指标恰当,方法可行,字数不超过100字。
- 查看答案
案例一:
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里有个男生,性格暴躁,态度粗鲁,别人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每一件事都是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学生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嘟囔“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这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类似他这样的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不利。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也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这让我感到很困惑。
案例二: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学生杨朗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杨朗这样的学生,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优点,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朗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后说:“这就是了不起的优点。心肠好,乐于助人,无论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朗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1.请运用相关教育原理,针对案例一中学生的情况,提出具体教育策略。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2.请根据案例二,分析陈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哪些德育原则。
要求:问题分析准确,建议具体、合理,字数不超过300字。
3.根据上述案例给你的启示,谈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如何做到长善救失。
要求:结合案例阐述,准确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