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然而,在小说原著中,电影讲述的故事只是地球路过木星时的几小段文字而已。这样一部小说,也给了“中国科幻”一个宏阔的背景。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距离将以4.3光年为计、时间将以2500年为计,其间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够不断拓展想象力边界的舞台。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开启的,可能将是一个新的电影世界。
在《流浪地球》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战狼II》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准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也反映着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这个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而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其中上海、北京两地的比例超过20%。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都还有一些差距。①但一部电影能成为公共话题、激发公共讨论,也意味着这部影片有讨论的价值,更意味着观众对中国科幻有着进一步的期待。②对于观众而言,对电影的评价,或许可以少一些哗众取宠、意气之争,多一些中肯建议、理性之言。③指出电影甚至原著的不足,也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才能让我们的想象力跟着小说、跟着电影一起激荡,迎接中国科幻真正的春天。④
第1段中的“这个角度”指的是:《》( )
- A.高票房有可能一举扭转中国电影市场的惨淡现状
- B.原著给电影剧本留下了丰富的再创作线索和空间
- C.电影体现出了有史以来中国科幻电影的最好水平
- D.科普与文学意识在中国科幻文学创作中相得益彰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定位原文第一段,“这个角度”指代前文的内容,文段开篇阐述电影讲述的故事在小说原著中只是几小段
文字,这为中国科幻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接着均是在具体阐述电影是通过时间来体现宏阔的背景。最后通 过“也就是说”表总结,强调《流浪地球》所展现出的无限可能性以及不断拓展的想象力。故“这个角度”指 的是小说原著为电影剧本所留下的广阔空间,对应 B 项。
A 项“扭转······惨淡现状”、C 项“有史以来······最好水平”在第一段中均未提及,无
中生有,排除;
D 项“相得益彰”强调的是两者结合发挥更好的作用,而文段只是提及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一个宏阔的背景, 与文意不符合,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
-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查看答案
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这段话应理解为( )。
-
- A.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 B.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 C.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 查看答案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_______。
-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 查看答案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社会涌现了许多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些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也带动和影响了周围一批人。从哲学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