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针对《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的调查结果,网友纷纷在微博上发表评论。

微言大义

@许仙:何止七成!

@一家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谁敢相信哦?可能是骗子太多的缘故,有些亲人的话都信不过,陌生人就别提了,生怕上当受骗!

@玉儿:出门在外,把陌生人都当骗子看待,不会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更不会理主动搭讪的陌生人。你可以骂我冷漠甚至冷血,身为草根小人物出门讨生活我只会这样对待陌生人。

@雨冰:一老人摔倒,不敢去扶,那是为什么?老人被救反冤枉好人是为什么?其实就是钱,看个病能把一个家拖垮,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不关我事的思想,把人变成自私,拜金,不择手段……怎么去相信人?

@夜未眠:这种数据不知道怎么出来的?对他人表示警惕和不信任是两回事。中国全民天性都是对陌生人比较警惕。随着国民智识的进一步提高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积累,人与人之间产生不信任的条件也在萎缩。诚信事件总量其实是在减少,只不过大家觉得多了,是因为现代传媒和资讯的发展给了大家一个相对感。

@LOVE:人与人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主要取决于国家价值文化发展的导向和对外来文明影响因素的取舍。在中国,一旦提及要去相信一个人,首要反应一般是“凭什么”和“我们什么关系”,如今更是以物质多寡、声名是否显赫或金钱是否累累来作为开启人们交往和沟通的前提。

@月:陌生人不是不可信,只是一个对待别人的态度而已,你诚心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待你,相信还是好人多的。现在的世界应该多宣扬正能量,感化堕落的心!

@小小宇:任重而道远,独善其身吧。

@张志刚: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

给定材料1提到微博网友@张志刚的观点:“互不信任不过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阶段性产物,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法制权威最终确立,问题会迎刃而解。”请谈谈你对此的看法。(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2013年天津市公考《申论》真题

答案进行“张志刚的观点”进行分析,结构严谨,此外对关键词进行概括,要放在具体材料之中,满足材料重心,概括准确、恰当。最后作答,保证了答案要点的齐全、完备,满足了题干“观点明确”、“分析透彻”的要求。

试题解析

1.依据给定“给定资料2”,说明答案的要点比较集中,需要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归纳概括。

2.本题的重点在于对全部材料进行分析,一般情况在材料中就存在的。结构上,分段撰写,分两大部分。内容上,按照“总分”格式书写,从表态、分析论证、总结。这几部分来展开。

3.注意要求:“分析透彻”即以材料为主,使用材料中规范性的表达。“观点明确”即使用短词短句,保证要点精练。最后,本题的难点在于字数较少,不超过300字,需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答案的组织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李四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566355

  • A.4899488
  • B.3272733
  • C.4364366
  • D.3776488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气候,道路,疲乏,幸福,灯泡”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发展,诚信,事业,智慧,小康”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