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乔治·马洛里是英国探险家,他曾就读于温切斯特公学和剑桥大学,曾是英国著名公学查特豪斯的教师。马洛里18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登山,在那个被称为“阿尔卑斯登山的黄金年代”的日子里,年轻的马洛里并不是欧洲大陆最优秀的攀登者。然而,他对于山有着巨大的兴趣,1921年到1924年,乔治·马洛里参加了人类前三次对珠峰的尝试。

当马洛里随着登山队第一次来到珠峰脚下,第一次见到他心中的“女神”时,他将她描述为“梦境中最狂野的造物”,是那样巨大、美丽,而又可怕!这一次他们到达了海拔6985米的地方,由于缺乏地形知识,全队处于极端疲惫的状态,他们没有向更高的地方前进,但是他们终于找到通向顶峰的路。除此之外,通过这次攀登,他们在“阿尔卑斯攀登方式”之外,找到了更适合于8000米山峰的“金字塔攀登方式”。

马洛里第二次攀登珠峰时,到达了8300米之处,离顶峰只有500米之遥。这一年最大收获的是发现了氧气的确切效用,并确立了高山氧气设备的基本模式——气瓶、气管、面罩,后世的人们只增加了一个调节器。

1924年6月马洛里斯辞去了剑桥大学讲师职务,第3次来到珠穆朗玛峰的脚下,那一年他已38岁。有深爱他的美丽妻子,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和稳定的工作。当《纽约时报》的随队记者在追问他“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时,马洛里说,“因为山在那里!”。不久,当他和伙伴欧文再次向顶峰冲击时,他们永远留在了那里……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真正创业的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有一座高山,而生命不息,创业不止,正是绝大多数创业者的心态。

给定资料1中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影响了无数勇于探索、勇于进取的人。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

(1)理解准确;

(2)思路清晰;

(3)120-2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2016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陕西卷)

1.本题为分析理解题,首先应明确作答观点,并能用一两句话表明材料中心大意。

2.在提炼理由或意义,还有提出具体对策时,应按照要素数量逐一进行分析,避免落项或分析不全面,按层次分点作答。

3.提炼要点应回到材料中寻找依据,紧扣材料避免跑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李四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566355

  • A.4899488
  • B.3272733
  • C.4364366
  • D.3776488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气候,道路,疲乏,幸福,灯泡”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发展,诚信,事业,智慧,小康”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