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勤能补拙似乎一直是至理名言,然而,一个著名咨询集团合伙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语出惊人:“勤可致拙。我的很多同行失败就失败在太勤奋。因为太过勤奋,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我总是想着懒,而不是懒得想。”有时候这就是效率。毕竟,人生那么短,事情却这样多,不略过那些不打紧的事情,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生活只会越忙越糟,越糟越忙,恶性循环。所以要养成一种好习惯,一种智慧,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当然,这要注意区分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抱怨沙发太硬的家伙和为了躺得更舒服而起身发明懒人沙发的人。

另一位网评家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人勤于思考,才会分清事情主次轻重,珍惜自己的精力,做到低成本、高效益……总之,这样的人长于把握一切、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善于从繁杂和忙乱中解脱自己,这是一种人生艺术。

有的人含着银钥匙长大,各方面都无比顺利,甚至可以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堪称人生赢家。而放弃大好前程、安逸生活不要,却选择了一条看上去无比折腾的人生道路,这不是自己找事做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确实是。然而,人生是越努力才会越幸运。每天给自己找一点事儿做,每天勤奋一点点,努力一点点,收获一点“小确幸”,终有一天会积累人生的“大满足”。而天天不做事,最后可能会没事做,或者做不了、做不完。

不去思考必须思考的问题,不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如果这发生在我们身上,就是怯弱、狭隘和封闭,是最最消极的。我们的灵魂和心会被蚕食,我们的思想将被撕裂成碎片,而我们只能在其中跌跌撞撞,疲于拾掇缝补,苟且喘息。所以,我们会在碎片中生活,会在原地踏步中越来越忙碌。

别让脑袋停止思考。人和人,甚至人和动物在肉体上都没多大区别,差的就是灵魂。若不思索,甚至没有追求,随遇而安,你就必须接受所有后果,那就是被其他人或自然支配。

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看清楚我们所在的这颗蓝色星球的模样,才弄清楚我们怎样进化成人,才变得有一点点的能力和空闲去利用、去支配自然获得片刻的闲暇以实现我们心中小小的偷懒的欲念。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一直在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毕竟,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我们总是历经艰辛,万分努力,才让一切看起来不那么费劲。

根据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划线部分“想着懒,而不是懒得想”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2017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贵州卷)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中“解释”一词,可以确定本题为解释分析,一般而言解释分析的答案思路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而言即“解释句子意思+结合材料分析深刻含义+对策”。答案的第一部分需要解释句子含义,重点解释两个“懒”;答案的第二部分分别就“想着懒”和“懒得想”分析其意义和弊端;答案的最后一部分提出对策,摘抄资料中相关对策语句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李四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566355

  • A.4899488
  • B.3272733
  • C.4364366
  • D.3776488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气候,道路,疲乏,幸福,灯泡”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发展,诚信,事业,智慧,小康”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