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需优中求优
【热点背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日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这一白皮书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约3.7万字,包括前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白皮书指出,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
白皮书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在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方面,白皮书说,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采取大规模隔离措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模拟题】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中国上下紧急行动志愿武汉,政策措施的落实都非常高效率,高质量,这离不开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请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既需要果断的决策,又能非常高效地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可以说表现的十分出色。
一般来说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风险的管理,对风险的识别、研判、预警;第二阶段是应急及应对;第三个阶段是疫情的防控。在应对阶段,当我们一确定它是人传人,便整个体系动员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两条战线,一条战线是救护,包括如何去收治、抢救病人,尤其是很多重症病人,在这条线上,我们动员了全国各方面的力量,让四万多医护人员集中在武汉。而在疫情的防控方面,可以说除了湖北和武汉之外,在全国其他地方疫情的传播都是相当有效地阻断了,而且它是发生在春节,中国人民探亲访友最集中的时间,这就显得我们疫情应对和防控取得的成绩就更加难能可贵。
我们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仍然有待完善。首先,要加强风险识别体系建设和专业研判,要能够更早地发现传染病的迹象,这可能就需要通过更多渠道收集更广泛的信息,也需要相关专业部门,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专家机制,能够尽快地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出一些分析判断,发出预警。其次,要优化应急物资的储备,制定好相应细则,比如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我们的储备大概多长时间比较合理,一旦碰到紧急情况怎么样动员生产,市场的机制等。第三,加强地方、基层的疾控部门管理和提升他们的防控能力,比如完善公共卫生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给他们提供更加丰厚的福利待遇,畅通他们的晋升渠道等留住人才。最后,应进一步普及全民、全社会对公共卫生一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加强文化方面的建设。
公共卫生,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的健康,也关乎到国家的安全,因而需要我们社会各界引起重视,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 查看答案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 查看答案
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A.掉以轻心
- B.熟视无睹
- C.漠不关心
- D.无动于衷
- 查看答案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