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对于网络上的“恶搞”现象,你怎么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特 别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不健康、不文明、不道德和不真实的信息传递使其露出 了消极的一面,“恶搞”成风就是一例。

为什么网民喜欢消费“恶搞”呢?“恶搞”具有强烈的“眼球效应”,而网民更倾向于用那 些耸人听闻的信息满足阅读快感。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供给能够通过信息优势诱导更大的 需求。而为什么网民又喜欢制造“恶搞”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网民并无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 约束,再加上网络伦理的缺失,加大了“网络暴民”和“匿名专制”产生的可能性,前一段炒得沸沸扬 扬的“铜须事件”即是如此。当人们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时会积极参与,而发现某一观点无人问津,即使赞 同也会保持沉默,这样就会使一方观点越来越鼓噪而另一方却越来越沉默,从而导致“假真理”和“假民 意”盛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必须对那些“恶搞式回帖”保持足够警惕。

要杜绝网络恶搞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需要 网站、网民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净化网络环境,形成网站文明办网,网民文明上 网的良好局面,营造共建共享、健康和谐的网上精神家园。

要防止网上“恶搞”成风,通过制度和伦理约束网民的行为切断其生产链条固然重要,更重 要的是要约束网络媒体背后的利益诉求并塑造其媒体角色的伦理精神,否则我们就很可能被一种虚假的 舆论盛宴所胁迫,狂热之后却一无所获。

答题思路是:描述现象+表明态度+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省部)

  • A.如上图所示
  • B.如上图所示
  • C.如上图所示
  • D.如上图所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 B.邓稼先
  • C.袁隆平
  • D.李四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3566355

  • A.4899488
  • B.3272733
  • C.4364366
  • D.3776488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气候,道路,疲乏,幸福,灯泡”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用“发展,诚信,事业,智慧,小康”等词,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